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小儿推拿疗法是以调理小儿体质为核心,将湘西刘氏小儿推拿,结合北京小儿捏脊流派和师承祖传的传统小儿推拿疗法融合贯通,经过辨证取穴,归经施治。
注重体质,补泻制宜;五经为主,配穴精巧。开阖相配,通调阴阳等方法,使其相辅相成,增强治病防病之疗效,在中医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独树一帜。
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、腹泻、遗尿、咳嗽、便秘等疾病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针对各种小儿疾病要怎样做小儿推拿。
1、补脾经,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,在呼吸道感染后也会补脾养肺培土生金。
2、顺运八卦,脾胃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用。
3、掐五指节,宝宝受到惊吓之后的常用手法。
4、揉涌泉,头痛发热,呕吐腹泻,补益肾气。
5、捣小天心,清热镇惊,用于惊风、抽搐、烦躁不安。
6、平肝清肺,用于呼吸道外感。
7、顺时针摩腹,用于便秘,积食,内热。
8、拿风池,用于感冒发汗、头痛、发热。
9、退六腑 用于高热、凉血、解毒。
10、捏挤大椎,用于感冒、发热。
11、分手阴阳,用于调节阴阳平衡,寒热夹杂,半表半里,高热不退。
12、清大肠,用于便秘、积食。
13、掐四缝穴,用于厌食、积食。
14、揉肺俞,用于肺炎、咳嗽。
15、下推七节骨,用于便秘、积食。
16、拿肩井,用于感冒、惊风。
17、分腹阴阳,用于腹泻、积食、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。
18、横擦四横纹(或者叫小横纹),用于干咳轻咳、咳嗽初起或咳嗽将愈。
19、揉板门,板门为脾胃之门,可以通三焦,清虚热实热,治上吐下泻、脘腹痛。
20、揉足三里,用于脾胃疾病,常敲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,足三里为脾胃保健穴。
21、清天河水,用于低烧,心经有热。
小儿推拿是手法施与小儿,刺激穴位和经络,调节经气、阴阳、精气神,通过激活和调动小儿机体,由机体自身而不是药物去改善体内状态,达到脏腑间的阴阳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温馨提醒:小儿推拿一定要找专业医生进行,家长切勿轻易“动手”。(肖平)